咨询热线

1871776320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4年会上发表署名文章

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4年会上发表署名文章

更新时间:2014-07-3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339

    2014年7月27日至31日,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4年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,会议主题为“绘制新的能源未来蓝图”,来自学术组织、研究机构、电力企业、跨国制造企业等单位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。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、党组书记刘振亚在会上发表署名文章“构建能源互联网,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”。

    刘振亚分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,并指出了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(“两个替代”)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安全、环境污染、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,应对挑战的关键是加快能源变革,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,优化能源结构,提高能源效率,改善生态环境,实现清洁发展;根本出路是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。清洁替代是在能源开发上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,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,实现化石能源为主、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、化石能源为辅转变。电能替代是在能源消费上实施以电代煤、以电代油,推广应用电锅炉、电采暖、电制冷、电炊和电动交通等,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,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。

    针对世界能源变革的思路与实践,刘振亚认为,只有树立能源观,构建能源互联网,统筹能源资源开发、配置和利用,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、清洁、和可持续供应。能源问题具有全局性和广泛性。树立能源观是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前提。能源互联网由跨洲、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(输电网、配电网)构成,连接“一极一道”(北极、赤道)大型能源基地,适应各种集中式、分布式电源,能够将风能、太阳能、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,是服务范围广、配置能力强、安全可靠性高、绿色低碳的能源配置平台,具有网架坚强、广泛互联、高度智能、开放互动的特征。

    刘振亚指出,构建能源互联网包括洲内联网、洲际联网和互联。重点是开发“一极一道”等大型能源基地、构建特高压骨干网架、推动智能电网在广泛应用、强化能源与电力技术创新。构建能源互联网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。意义重大、影响深远,将保障能源安全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、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。

刘振亚也特别指出,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,实现“两个替代”,既面临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,也面临政治、经济利益、社会环境、能源政策、市场建设、技术创新等重大挑战,需要各方面加强沟通、凝聚共识,增进信任、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,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。

    会议期间,刘振亚关于“构建能源互联网”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和共鸣。与会代表们纷纷指出,近年来,国家电网公司在建设特高压和智能电网、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已成为世界的实践者。国家电网公司基于能源观,提出的能源互联网理念具有极大创新性,世界各国在特高压、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创新实践,将为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基础。

   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(IEEE PES)是IEEE下设协会之一,是IEEE共享电力行业技术发展、开发技术标准、指导系统设备制造,培养行业人才的重要平台。协会设有23个技术委员会,关注领域涵盖电力各个领域,其愿景是在电力与能源领域为社会提供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,并为其会员提供行业发展的信息。

联系方式

邮箱:wu_18717763209@yeah.net
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百颗星工业园欣业路

咨询热线

400-891-8901

(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)

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©2025 上海企想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0203451号-9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